以青春熱忱建設家鄉(青春日記)

上大學的時候,提到我的家鄉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漠河市,有人會說那里又冷又窮。那時我就想,畢業后我要回去,把家鄉建設得更好。
2013年,24歲的我本科畢業,放棄一家世界500強企業的錄用,回到黑龍江參加全省大學生村官選拔考試,被錄取為漠河市北極鎮洛古河村黨支部書記助理。村子地處黑龍江源頭,冬天可達零下50攝氏度,大雪后便幾乎與世隔絕。
我就住在村委會,架起鐵皮床,報紙當窗簾,生火靠自己,公廁在出門500米開外。條件雖苦,我卻忙得不亦樂乎:幫鄉親們修手機、下載種植養殖教程、尋找農產品銷路……村委會逐漸熱鬧起來,大爺大娘們喊我“文閨女”,爭著拉我回家吃飯。村支書的一句話,讓我感觸頗深:“我們一直盼著能來個大學生,給咱村添些希望!”一張張淳樸的笑臉,激發了我的斗志,我意識到:最好的融入是埋頭苦干,最好的貼近是將心比心。我的心里也有了新企盼:帶著村民富裕起來!
黨員大會出勤率低,怎么辦?我因“需”制宜豐富黨課內容:政策解讀視頻、農業技術知識、民宿接待禮儀……這些新內容讓黨員集中參學率增加到95%。通過組織村民成立文藝宣傳隊等活動,村里的青壯年也凝聚了起來。
人心齊,產業興。村集體注冊成立了游艇公司,我就幫助老鄉線上營銷家庭旅館,一次次地跑旅行社加強合作。隨著新知識、新理念、新技能走進大山深處,村子熱鬧起來,村民也富了起來。很快,洛古河村黨支部不僅摘掉了“軟弱渙散黨組織”的帽子,該村還被評為“省級文明村”“戍邊為民模范村”。
從2016年擔任北極鎮黨委委員、宣傳委員,到2021年當選北極鎮黨委書記,我肩上的擔子重了起來。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加倍努力,不負老鄉們的期望。針對小鎮接待能力弱、品質差,鎮里通過樣板間示范改造、“廁所革命”,讓“家庭賓館”升級為“精品民宿”。產業單一,利潤低,怎么辦?我們于是制定了“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發展定位,辦起蛋雞養殖場,種植寒地玫瑰,打造能看能賣的“最北”花海,因地制宜研究增收新路子。沒有品牌,知名度差,我們謀劃了冷飲廠、啤酒廠等多個產業項目,打造一個個全新的“北極品牌”。
今年2月,我當選為漠河市副市長,砥礪奮進的信心更足了。未來,我會依托地緣優勢,不斷豐富旅游業態,創新鄉村治理模式,讓祖國北疆更美、父老鄉親們的生活更甜!
?。ㄗ髡邽楹邶埥〈笈d安嶺地區漠河市副市長、北極鎮黨委書記,本報記者張藝開整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