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五月天,在线观看黄a片免费网站,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人民網
人民網>>黑龍江頻道>>教育校園

2024屆畢業生中82個寢室全寢升學 揭秘哈工程全員讀研公式

2024年06月12日09:58 |
小字號

 近日,記者從哈爾濱工程大學獲悉,該校2024屆畢業生中有82個寢室345名學生全寢升學,他們各具特色、卻又有所相似,生活報記者采訪了幾款優秀“公式”,解密哈工程全員升學寢室竅門。

公式一:1+1+1>3

20公寓723寢別看只有3名同學,但四年的收獲卻不輸于其他寢室,有人獲得國家級獎學金,有人走上世界科創賽事冠軍領獎臺,有人文體賦能多才多藝,四年間,723寢三兄弟團結互助,并肩前行,共獲得16項獎學金計38000元,人均5項省級以上科創賽事,獲獎達到了1+1+1>3的效果,被同學稱為“最穩定的鐵三角”。

最終魏彥彤保研至國防科技大學,王梓成直博哈工程,謝東昇以面試第一的成績考研本校,作為聯合學院成立以來的第一批學生。

三名同學面對全英文授課,互幫互助、共同進步,英語好的魏彥彤“一帶二”,主動幫助英語基礎較差的王梓成、謝東昇。課前一起預習,三人齊頭并進,實現了四級一次通過、六級全部通過。魏彥彤學習好,作為班級的答疑員,幫助每個同學共同進步。

王梓成科創厲害,大一便進入E唯協會,斬獲過世界大獎,同時也是寢室的科創領航員。謝東昇性格陽光開朗,愛好攝影,還是體育健將,大一到大四幾乎每天堅持夜跑,帶領同伴順利通過體測。

“我們每個人各有所長,就像三角形的三條邊,穩穩地組合在一起,無論遇到任何事,都堅不可摧、無懈可擊。”三個人齊聲說道。

公式二:自律+友愛=學霸養成

同時熄燈,同時起床,不允許有人“開夜車”,絕不允許有人掉隊,大學四年12公寓709寢室嚴格自律、團結互助,在寢室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6個好兄弟遵守集體升學的約定,劉文德直博至國防科技大學,林熙城保研至電子科技大學,高鴻博、劉志成、劉川升學至本校繼續求學,李浩然升學至中船集團第715研究所。“自律+友愛=學霸養成”,劉文德道出709寢集體升學的秘訣所在。

早7點起床、午睡1小時、晚11點全寢熄燈睡覺,為了保證充沛的學習精力,四年來,709寢保持嚴格的作息時間是堅持,同時也是一種默契。

劉文德與林熙城因對電子設計志同道合,兩人又在同一寢室,從大一起便組隊搭檔,共同參加電子設計競賽。兩人合力斬獲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國家二等獎。

高鴻博在科創方面能力突出,是學校機甲大師戰隊主力成員,主要研究機器人視覺跟蹤定位場下冷靜沉穩、場上機智果斷,多次代表學校參賽,曾獲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RoboMaster2022機甲大師超級對抗賽全國賽一等獎,還有能文能武的劉川校級乒乓球、引體向上大賽屢獲名次,在中國大學生物理學術競賽中斬獲區域一等獎的李浩然,挑戰杯省大學生創業競賽中獲銀獎的劉志成……709寢四年來獲學習、科研、文體等各類獎項近40項,成為名副其實的“學霸寢”。

公式三:100%×5=全面發展百分百的成績

有些人想想都難,而這個寢室竟一口氣拿下5個100%,保研率100%、四六級通過率100%、科創參與率100%、公益參與率100%、獎學金獲得率100%,她們就是16公寓1405寢的四位姐妹花,同學們口中的“小太陽”。

穆佳琪保研至西北工業大學,李梓萌直博至哈爾濱工程大學、魏金梓、王路平保研至哈爾濱工程大學,四個女孩分別來自河北、寧夏、黑龍江、河南,她們相互鼓勵、團結奮戰,懷揣同樣的深藍夢、在不同的舞臺綻放青春光彩、五育并舉、全面發展。

四個女孩文體特長突出,被同學們稱作行走的“小太陽”,學校大大小小的文體活動、志愿服務總能見到她們的身影,給身邊的人帶來快樂和溫暖。

穆佳琪學習之外加入學校橄欖球社團,每日刻苦訓練、帶動周圍的同學鍛煉身體,帶領船舶學院新生多次獲校橄欖球比賽獎項,自己也代表學校獲省大學生橄欖球比賽的冠軍。李梓萌“從小習舞”,文藝特長突出、任船舶學院文藝部部長,組織學院集體舞比賽、合唱比賽、禮儀風采大賽、十佳歌手等豐富同學們課余生活。

魏金梓和王路平熱愛公益活動,國際雪雕大賽、校慶70年、校園迎新塑造雪艦航母……總能看見她們奔波忙碌的身影,給別人帶去快樂與溫暖的1405寢也收獲著成長與前進的力量。

公式四:N^=1

10公寓407寢室,六個兄弟、一個目標“做個學霸寢,全寢升學”。兄弟六人為了這個目標潛心學習,各有妙計。1個目標N種方法,最終6人全員上岸。喬虹保研至西安交通大學,劉子豪、孫浩然、王睿三人直博哈爾濱工程大學,史堯、牛春源留校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

“刷題”看似操作簡單,但長期堅持并不容易,407寢室的六位同學互相督促、共同進步,彼此是最好的動力,四年407寢共拿到校級以上各類獎學金31次。

定量做題,每天都要達到約定的標準,每天保持早睡早起的習慣,養足精神、時刻緊跟老師的思路……

說起學習方法,六個人可以說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從大一開始喬虹和史堯雙雙加入校學生會,學習部時刻以榜樣自覺自我約束,不敢有一絲疏忽,兩人相互督促、共同進步。

喬虹大三時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為后續畢業設計和科研打下堅實基礎。

孫浩然堅持科創與學習雙輪驅動,“廣撒網,撈大魚”不斷的去嘗試、改進、創新新的學習方法、作息時間,在不懈堅持與努力下,拿到核學院首個“核+X”全國一等獎。

劉子豪和王睿步步緊跟老師,早早進組和老師一起做項目,不斷獲取新的知識,學習能力與實踐能力不斷提升。

牛春源是全寢唯一通過考研升學的同學,為了全寢讀研的目標,他堅持以每天學習12-14小時考研復習,一年時間里早出晚歸,在室友的幫助下,克服重重困難,成功上岸。(來源:生活報 記者 呂曉艷)

(責編:張齊、鄒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百年老街”上的“文創”郵局02:23
  • 興凱湖畔,十里杏花醉游人00:40
  • 浪漫“爾濱”:游客春日“追花”00:3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