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 綏化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發布會現場。
人民網哈爾濱12月19日電 (劉婷)12月18日,中共綏化市委宣傳部、綏化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綏化市“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發改委專場。
會上,綏化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介紹,綏化市發改委扎實推動綏化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糧食保障作用愈發凸顯。去年綏化全市糧食總產量237.04億斤,占黑龍江省近15%,糧食安全“壓艙石”作用突出。近兩年爭取到增發國債、特別國債資金79億元,支持總投資29.4億元的慶安十六道崗水庫,以及241.6萬畝高標準農田等項目建設,到年底全市高標準農田可達1738.5萬畝,占永久基本農田的67%。
現代化產業體系加速構建。重點在生物發酵、食品加工、電子裝備、麻紡制品、精細化工、醫藥制造“六個產業集群”上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其中,玉米生物發酵產業已做到全國領先,年玉米加工能力達1098萬噸,擁有9條產業鏈,以及覆蓋初、中、高級50余種主要產品,綏化市經開區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了全球領先的維生素生產基地,輔酶Q10、維生素C、維生素B12銷量、出口量居世界前列;肇東星湖科技有限公司腺苷生產技術世界領先,呈味核苷酸二鈉占有率全球第二;青岡龍鳳玉米開發有限公司年淀粉產量亞洲單廠最大;北林象嶼金谷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結晶糖生產線單體規模居亞洲前列,蘇氨酸、色氨酸生產線單體規模居世界前列。由綏化市牽頭申報的“綏哈大齊生物制造集群”成功獲得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認定。食品加工產業基礎地位穩固,全市大豆加工能力119萬噸,生豬加工能力594萬頭,鮮食玉米加工能力超25億穗,農產品綜合加工轉化率達到80.8%,高于黑龍江省14.7個百分點。電子裝備產業發展勢頭迅猛,重點企業市經開區天有為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居全球汽車儀表生產第五位,是國內最大汽車儀表供應商,市場占有率20%。此外,綏化市麻紡制品、精細化工、醫藥制造也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均在黑龍江省占據著重要位置。
能源供給能力不斷增強。綏化市深入落實“氣化龍江”戰略,在原有402.8公里天然氣管線基礎上,新建了肇蘭、明水等支線管線54公里,進一步打通了俄氣利用“最后一公里”。同時,搶抓新能源發展機遇,今年以來,推動了總投資170億元的安達天楹“風光儲氫氨醇”一體化等11個項目開工建設,推進了肇東和海倫兩個500kV匯集站建設,全市新增建成新能源裝機規模60萬千瓦,總規模達到369.3萬千瓦,占電力總裝機比重達75%。
綠色低碳發展加快轉型。綏化市嚴控“兩高一低”項目上馬,推動單位GDP能耗持續下降。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編制了生態產品目錄清單并核算了生態產品生產總值,為1680.4億元。全面落實國家“兩重”“兩新”政策,累計儲備項目1568個,擬爭取資金1037億元,目前已爭取到項目25個,獲得資金支持33.9億元,完成設備更新5.6萬臺套,完成投資17.9億元。
向北開放步伐持續加大。綏化市以北林區為核心載體的中國(綏化)國際物流樞紐城市建設進程明顯加快。出臺了《中國(綏化)國際物流樞紐城市及東部核心區物流產業發展規劃》《關于支持促進綏化市現代物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經過積極爭取,國家發展改革委已將綏化市納入《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成立了物流樞紐運營企業聯盟,建設了東部片區一期基礎設施、東富大道鐵路跨線橋、“綏巴路”立交橋等一系列項目,促成了中歐班列(綏化—莫斯科)首發開行,綏化市獲批為黑龍江省自貿區綏化協同發展先導區。目前全市已儲備綏化市中俄經貿合作實驗區、國家骨干化肥倉儲中心等36個物流領域項目,總投資246.3億元,其中中俄經貿合作實驗區項目已與北京新發地集團簽訂了框架協議,固定資產投資達30億元。(圖片由綏化市委宣傳部提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