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浙江園區合作交流會召開

在日前舉辦的第四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暨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期間,黑龍江—浙江園區合作交流會召開。這場跨越南北的對話,讓我們看到了兩地在資源稟賦與產業優勢上的高度互補。
黑龍江與浙江,一個承載“中華大糧倉”的生態與資源底蘊,一個引領“數字經濟”的創新活力,在政策協同與市場驅動下,展現出南北聯動的深遠意義。
當前,“東北振興”與“共同富裕”兩大戰略疊加,區域協調發展成為關鍵命題。黑龍江與浙江的合作,正是對這一命題的精準回應。黑龍江省商務廳開發區管理辦公室主任張若輝在致辭中表示,兩省將以園區為載體,推動經貿合作邁向新高度。
黑龍江的優勢在于資源與區位。作為“中華大糧倉”,其耕地面積占全國首位,92個開發區加速構建“4567”現代化產業體系,哈爾濱、黑河等自貿片區成為向北開放樞紐。浙江開發區以占全省7%的土地面積,貢獻了70%的規上工業增加值,數字經濟、民營經濟領跑全國。2024年,浙江企業在黑龍江新簽約項目103個,簽約額244.81億元,實際到位資金58.24億元,南北要素流動的潛力可見一斑。
浙江省開發區研究會副會長鄭寧海表示,浙江在糧食供應、產業鏈協同等領域與黑龍江合作空間廣闊。比如,浙江企業可通過黑龍江穩定糧源、完善供應鏈,黑龍江可引入浙江技術提升農產品附加值。
此次交流會不僅停留在理念探討,更通過具體項目推動合作落地。會上,浙江省開發區研究會與黑龍江省開發區協會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紹興柯橋經開區與海林經開區達成共建合作,標志著兩省合作從“意向”邁向“實操”,為后續項目落地鋪平道路。
商會積極發揮作用,進一步推動兩地“雙向奔赴”。黑龍江省浙江商會在黑龍江省有會員企業450家,累計在黑龍江省投資約3000億元,已促成農產品深加工、智能制造等領域多項合作。
寧波市黑龍江商會會長劉學良作為在浙江扎根30年的龍江人,會上倡議“強化企業互動”,推動兩地企業互訪互學,以“以商引商”模式增強項目可行性,未來合作還可以聚焦數字經濟、綠色農業、冰雪經濟等領域。例如,黑龍江可借浙江電商平臺推廣“黑土優品”,浙江可利用黑龍江冰雪資源開發文旅項目,形成關聯度高、支撐性強的產業集群,提升區域經濟韌性。
劉學良提出的“飛地經濟”“反向飛地”等模式成為合作亮點。雙方跨區域共建園區,實現資源與市場異地整合——浙江企業在黑龍江建生產基地,利用土地與人力成本優勢;黑龍江企業在浙江設研發中心,吸收技術與管理經驗。這種模式打破地理限制,推動產業鏈上下游深度融合。
黑龍江與浙江的園區合作,證明資源差異并非障礙,而是互補共生的機遇。當“黑土糧倉”對接“市場活力”,“冰天雪地”擁抱“數字經濟”,南北協作為兩省注入新動能。未來,將有更多項目落地。(記者 付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